新年伊始,我们来聊聊未来。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更好生存?
这个话题已经烂大街了。你也许能立刻回想起一大堆:学习能力,自我驱动力,发现需求的能力,创造力,影响力,高效的执行力…
这些都对。但它们已经广为人知了,非常显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今天,想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分享5种可能比较小众,但仍然相当重要的能力。
这是我过去一年的心得总结,在这里分享给你。
也希望能为你新的一年,提供一个全新的、充满动力的开始。
1. 维持不一致的能力
在聊「不一致」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叫做「一致」。
大脑有一个底层的需求:维持「一致」的需求。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接收外界的新信息时,我们会期望:外界的新信息,跟我旧的、固有的预测框架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会倾向于用旧的模式、旧的思维,去解读外界的信息。
当我们脑子里同时存在几个观念时,我们会期望:这些观念之间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认知失调」,感到不适,必须去调整某个观念,使其跟其他观念达成一致。
这种对「一致性」的追求,是大脑的底层工作模式。在过去的百万年里面,它都是有用的 —— 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预测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外部事物。
但是,正如我所说的: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
在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有一种因素会被明显放大。是什么呢?我把它叫做「内生的不一致」。
举个例子:对小孩来说,世界上的人无非「好人」和「坏人」。但长大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分类是不完备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都在依据自己的目的和习惯行事,经常会非理性。一个「好人」,当然也有可能做「坏事」—— 这就是一种「内生的不一致」。
这一点很好理解,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落入其他的陷阱。
比如:你希望你的伴侣事事把你放在第一位。但当他/她出于某些原因,希望你能够让步、受一些委屈时,可能有些人就会难以忍受 —— 这就是因为它违背了你对「伴侣」的认知,产生了「不一致」。
再比如:一个行业的形势,究竟是好还是坏?一个决策究竟是对还是错?一个业务,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因为它们可能既好又不好,有对的可能性也有错的可能性,短期可能有益、但长期可能反而有害。
所以,为什么公司做得好好的,突然要转型?为什么这个举措以前都成功了,这次就不奏效?很多看似不合理的问题,其实往往都是内部各种复杂性相运动、博弈的结果。
这些,就是一个事物「内生的不一致」。如同你永远没办法去定义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许多事物,你都要理解和接受:它们是可以同时具备、容纳诸多看似矛盾的部分的。
因此,一个具备「维持不一致能力」的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能够接受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会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判断去下定义,更无需试图用「逻辑」去说服自己,去调整事物的矛盾和冲突,让它们变得「和谐」。
心理学家 Jacob Lomranz,在一篇 2015 年的论文中,把这种能力称为「Aintegration」。什么意思?就是「ain’t integration」:能够无需「整合」种种观念和认知,任由它们独立存在,彼此颉颃,互相抵牾。
想象一下: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都由许许多多块「碎片」组成。大脑的需求,是把它们拼装起来,整合起来,让彼此间不留空隙、不留锯齿 —— 但具备「维持不一致能力」的人,无需这样做。
他们能够接受:这个世界从本质上,就是矛盾、冲突、不协调的,无需拼凑出一个和谐的「假象」。好与不好,对与不对,都能共存,互不侵犯。
那么,如何强化自己「维持不一致」的能力呢?几点建议。
1)当你感觉对一个事物产生矛盾的念头时,不要急着摆脱它,急着下定论,试着让自己停留在这种状态里,习惯这种不适感。
2)当你接收和关注到一个事物的某一面时,试一试去想象一下它的另一面。比如:你觉得一个人是诚实的,不妨想想,他会否在什么情境下「不诚实」?
3)不要过度依赖任何一套经验或体系。比如,当你接收到的信息跟你的固有经验相悖,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我看到的东西太少?」「是不是我的经验需要更新了?」
4)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去接触新事物、新观点。据 J Lomranz 的研究:教育程度越高、越年轻、体验过越多事物的人,得分往往也越高。因为他们大多经历过更多的观念冲击,从而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框架。
2. 掌握控制点的能力
当我们与外界交互时,会存在两个「控制点」:外在控制点和内在控制点。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当你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认为「我正在主导外界」时,就会体验到「内在控制点」;而当你觉得「一切都是决定好的,我没有任何插手的余地」,感到自己只能任由摆弄时,就会体验到「外在控制点」。
你可以理解为,它们就像一根数轴,一端是内在,另一端是外在。而你的「实际控制点」,就在这两个端点之间左右摇摆,有时更靠近内在,有时更靠近外在。
举个例子:做得好好的业务,突然收到通知,老板说要砍掉,相关人士马上调岗 —— 这时,你就会体验到「外在控制点」。你会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似乎正捏在别人手里,任由摆布,而自己没有丝毫的决定和主导权。
而当你殚精竭虑,终于做完了一个项目,得到上级的嘉奖和奖励 —— 这时,你会踌躇满志,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就是内在控制点。
大脑有一个需求,叫做「自主性」,就是渴望去主导外界,而不是被外界主导。所以,当我们的控制点,落在靠近外在的一端时,就会产生应激反应:
- 有些人,会产生剧烈的情绪,拼命把控制点往回拉;
- 有些人,则可能感到沮丧、无望、厌倦,放弃抵抗,任由控制点往外跑。
这两种反应,其实都是过激的。前者往往会失之冲动,后者则可能导向「习得性无助」。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保持情绪的稳定,让自己清楚地意识到:无论内在还是外在,都只是一时的,不是永久的。它有可能左右摇摆,也有可能推向一方,但一定不会长期停留在哪一方。
这就是「掌握控制点」的能力:一方面,把控制点平稳地保持在靠内的一侧。当你的控制点落在外部时,试着去思考「我能够做些什么」,把注意力转移到内在。
比如:我能否把调岗当作一个新的挑战?我能够从中学到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来最小化自己的损失和风险?这其实就是稳定地把控制点「往回拉」。
另一方面,把自己的情绪、规划和行动,尽可能跟控制点的状态切割分离。不因内在而过分乐观,也不因外在而过分沮丧、痛苦。
这其实才是真正的「自主性」。你就是你,一切的经历、波动,都是为了令「你」变得更完善,更丰富。相比之下,外界的左右和主导,不过是暂时的而已。
这种思维,可以有效地帮你控制好自己的「舵」,不至于偏离方向,或是导向极端。
一点建议: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分成三部分,去思考:
- 哪些是我可控的?我可以积极地做些什么?
- 哪些是我可以影响的?我可以通过谁去干预?
- 哪些是完全不可控的?我可以做些什么准备,来最小化损失和风险?
保持这个思考模式,它可以令你在风浪里,始终掌好自己的「舵」。
3. 抵抗时间扭曲的能力
大家先来看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有下面两个选择,你认为,哪一个是更优的?
A:现在立刻给你1万块钱。
B:10年后给你5万块钱。
好了,你的答案是什么?选A还是选B?
其实,无论你选A还是选B,都不是很重要。什么才是重要的?你的思考过程。
许多人看到这样的题目,是不是下意识就会注意到「10年」,然后产生这样的念头:
10年,这也太长了,鬼知道这10年里面会发生什么。世界大战?机器人叛乱?外星人入侵?人工智能统治人类?到时钱还值不值钱了还不好说呢……
然后就选了A。对吗?
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思考的做法。只要你深思熟虑,那么无论选A,还是选B,都是合理的;最不可取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一看到「时间」这个变量,就下意识地去低估它,放在一边,不去考虑,只看重眼前和当下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做「时间折现」(temporal discounting)。
什么意思呢?大脑有一种倾向:高估当下,低估未来。原因很简单:当下是明确的,可知的;但未来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充满可能性的。大脑喜欢偷懒,一碰到可能性,就想逃。
所以,时间就像一面透镜,会对我们对价值的判断进行扭曲。时间越久,这种扭曲就越明显。我们就会越倾向于认为,它的价值衰减得越厉害。
所以,我们才会有这样的心态:
学这个东西干什么?10年后还不知道这个职位还在不在。
—— 实际上,你学或不学,10年后都会到来,区别在于,如果学了,到时你还多了一种可能性。
做这种事情干什么?又看不到什么效果。
—— 实际上,非常多的认知突破和升级,都源于什么呢?漫长的积累下,突然被点亮了某个点,于是一切连接起来,环环相扣,进而产生质变 —— 这就是积累的力量。
干嘛操心那么远的事情?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 这就是经典的「灰犀牛效应」。一个风险,甫一出现时总是看起来很细微,但当它真正成为问题,往往就积重难返、难以抵抗了。就像一只犀牛,从远处看只是一个点,但一旦它冲过来,逼近你,你就无处可逃。
我们总是活在对「即时反馈」的需求和渴望中,但一直把「长期反馈」往后拖,再往后拖。
所以,强化自己「抵抗时间扭曲」的能力,就非常重要。它可以令我们跳出主观意识,从历史的长河中,去客观而理性地判断得失,做好权衡。
如何强化「抵抗时间扭曲」的能力呢?
1)用量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可以有效地避免主观干扰。
比如前文提到的思考题,动手算一下,就会发现B更划算 —— 比如用0.15的折现率去算(10%的回报,5%的通胀),就会知道,现在的1万块,不过等于10年后的4万块而已。
(当然,需要考虑的很多,比如当下和未来的效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2)每天做一些可能产生长期收益的事情。比如:培养一个爱好,学习一门技能,设计一个模板……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重点是让自己习惯和适应「缺乏即时反馈」的事情。
3)把自己放到一个可能产生各种结果的「大池子」里面。
什么意思呢?你要遇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投资人,必须先认识足够多的人;你要打响自己的名气,必须先输出尽可能多的内容;你要塑造自己的品牌,必须先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任何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好事,背后,都可能是看不到后果的日积月累。
你要抽奖,得把自己先放进那个奖池里面。
4. 思维显式化的能力
我经常强调一个概念,叫做「觉察」。
什么是觉察?举个例子,你今天午饭吃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它?为什么不选择别的店、别的饭菜?—— 反思这个思考过程,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觉察」。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每一天都会产生种种念头、判断、结论……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我会觉得「他在讽刺我」「她不同意我的意见」?—— 这也是一种「觉察」。
它的本质,就是「显式化」:把自己潜意识里、在1秒内进行完的思考过程,拎出来,让它呈现在意识里,让自己能够去观察它、思考它、分析它。
这种能力的意义在哪里呢?在于,让自己从「被动思考」,变成「主动思考」。
我们日常的思考回路,其实是非常简陋、粗糙、因循守旧的 —— 大脑会按照我们固有的信念,对外界信息进行解读,并把这种解读过程「打包」,变成一种不言自明的、无需思考的产物。
这就叫做「自动化加工」。它的目的,是节省宝贵的大脑空间,把更多的资源腾出来处理新问题。
但往往,也正是这种自动化加工,造成了我们许多困扰、焦虑和误解。
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高压的环境里,无论取得什么成绩,父母都会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轻描淡写,要求他继续进步,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
他可能会成为这样的人:我要想办法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誉,这样我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同样,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是家庭和学校的宠儿,一直生活在表扬和赞美里面,他会怎么样?
很可能,他会变得无法直视失败。在他的信念里,也许会觉得:我是最厉害的,别人怎么可能会超过我,一定是哪里错了,我一定要反过来压过他。
在上面这两个例子里,这些「内心戏」都是无意识的,但它们都确凿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模式。
如何摆脱它们?第一步,是要发现它们 —— 也就是把这些「内心戏」,进行显式化。然后,你才有可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去解决。
更进一步,其实,你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事物的过程,都或多或少受到你心中固有的「框架」的影响。只是一直没有被「显式化」而已。
举个例子:一个民族主义的人,很可能把国际上的种种事务,都往「爱国」上面去靠;一个崇尚阴谋论的人,在他眼中,任何一个动向,背后都能解读出「一盘大棋」;一个崇尚民主自由的人,面对任何问题,往往都会用「民主自由」来「筛」一下。
这些框架和思维角度对不对呢?无所谓对错。但重点在于,你要能够把它们「显式化」,能清晰认识到你的思维方式,意识到它也许是不完备的,才能去批判它、完善它、审视它。
同样,几点建议:
1)当自己产生一些情绪或想法时,抽离出来,审视自己: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2)当自己作出判断或结论时,把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过程写下来,思考:我的推理过程都合理吗?有没有疏漏或极端之处?
3)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思考核对表或流程,遇到问题时,试着按照这套流程去思考。
5. 演绎思考能力
最后,简单聊一下演绎和归纳。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很喜欢运用归纳能力。比如:
- 成功的人都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或许也可以成功?
- 某一类人都具备某些特征,也许这就是这个群体的共性?
- 这种方法应对这些问题都有效果,是不是可以把它总结、固化下来?
但本质上,归纳其实是一种溯因。它是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观察,企图得到一个统一的、普适的规律。这就很容易陷入一个陷阱:先开枪,再画靶子。
甚至包括一些「大师」也会犯这个误区。比如 Jim C. Collins的《从优秀到卓越》,考察了1435家公司40年的历史,从中选出了11家公司,总结出了一番「优秀企业的特点」。
然而,在这本书出版后,到2012年,只有5家公司的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其他公司的表现均非常平庸。
Tom Peters 的《追求卓越》也一样。他研究了43家优秀公司,归纳出了8条优秀的法则。然而,在图书出版后,只有15家公司的股票优于平均水平,20家公司不及平均水平。
更别说市面上某些「观察家」「预言者」,动辄看好或唱衰某某企业、某某行业,经常被「打脸」的事了……
所以,我对自己的一项要求是:有机会的话,尽可能使用演绎能力,而不是归纳能力。
什么是演绎能力呢?举个例子,分析一家公司,我会要求自己由因到果:它做了什么,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什么,有可能产生什么后果,这些后果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延伸出什么样的分支、可能性……
总结一个方法论,我会从根源去思考:为什么这个方法对这些问题会奏效?它的原理是什么?这些原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起到什么效果?它的路径和流程是什么……
做一个决策,我会去思考:这个决策有哪些好处、哪些坏处,短期来看可能产生什么后果,长期来看可能会有什么影响,对比之下,我应该如何选择……
这就是演绎思考。与归纳相对,它不是由果到因、由个体到整体,而是把一个问题、一个事物拆开,去探究它内部的逻辑,思考各部分、各零件之间的影响和关联。
最简单的做法是,在心里时刻保持这个念头:
当你看到一些归纳性的结论,如「什么样的人会如何如何」「这样做就可以怎样怎样」时,问一句:
为什么它会这样?它的因果逻辑是什么?
这当然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它未必奏效,但是,它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思维能力。
大脑总是渴望「简化」,总是希望下结论、贴标签,但如果你想有所突破,我会建议你:一起养成「演绎」的思维习惯,由因到果,一步步、一环环去思考。
有些时候,让大脑感到「不那么舒服」,是必要的。
因为当你「一直很舒服」的时候,也许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