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在设计界发声以来,经常有朋友邀请我去做如何撰写文章的分享。也有朋友欣赏我的写作方式,便借鉴到自己的文章中。我很高兴,因为这恰恰是对于我文章的认可。鉴于一直以来咨询的朋友很多,逐一回答颇有不便。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会将我平时写作的一些技巧和套路教给大家。
文章大纲如下:
笔者在2019年下半年撰写的3篇设计类教程文章在全网获得了可观的关注度,单以站酷为例,便获得了10万+的浏览量以及3000+的点赞量。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第一点是对于做自媒体或个人影响力的朋友,希望能够与他们分享如何让文章更加专业,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传播效应更广。第二点是对于读者朋友,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更专业,更有收获的文章。
一、文字部分
1. 提出完整解决方案
网络上的很多教程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读者阅读之后感觉知识满满、收获颇丰,但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却依旧束手无策。这是因为文章没有给读者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那么这种知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知识。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篇图表制作的教程,其中一个知识点是这样讲解的。
知识点为:当数据条目较少时,可以使用柱状图表示。看似很有用的知识点,实际上并没有实用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假设两种情景即可看出问题所在:
- 如果我们需要做一个7个数据的图表,7个数据是属于多还是少?
- 如果我们要做一个20个数据的图表,应该不属于数据条目较少的范畴,那么我应该用什么图表来表示?
瞧,遇到实际问题,这个知识点并没有应用的空间,因为它犯了两点错误:
- 对于应用场景没有明确的定义。
- 没有穷尽用户的应用场景,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说白了,就是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导致这个知识点只能成为一个“空架子”。那么这个知识点应该如何修改呢?修改方法如下:
首先,给出“建议值”供读者参考。其次,穷尽用户可能遇到的情况并给出解决方案。这样,知识点才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以便读者记忆和应用。
总结一下:
2. 内容要严谨
如果我们不是在阐述一个观点,而是在给用户以指导时,那么所有的内容一定是真实有考究的,不允许有错误出现的。
要做好这一点,需要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对文章中的每一组数据都核实准确,或者有充分的材料去佐证。
这是我在撰写《设计师要了解的数据可视化》中遇到的一个有趣的案例。当时我在多方面查阅资料,看到了国外文章中有这样一张图:
这是一张福克斯新闻上面的数据图表。
我们可以发现,6,000,000 和 7,066,000两者之间只相差17.8%,但是在图表中,右边的高度却是左边的3倍,这是由于图表的纵坐标轴的起点不是由0开始的,而是从5,500,000这个极其接近6,000,000的值开始的。所以这张图表其实是在故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大数据之间的“观感差距”。
作者引用了这张图表,得出了如下结论:「这是一张福克斯新闻上刊登的图表,上面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有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将纵坐标的起点设置为零而增大数据之间的观感差距,从而达到突出对比的效果。」
我在看到这个案例和结论时,觉得很有意思。但是我不赞同作者的观点,从原则上来讲,这是一种欺骗观众的行为,因此我开始寻找这个新闻的来源。通过Google的以图搜图,我搜索到了大量有关这个新闻的文章。然后发现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真相。
真相是:
福克斯新闻运用了这个图表来表明“可负担医疗法案(ACA)”的入学人数远远少于最初估计的700万人。这明显是福克斯希望以这种方式来把“快要达到目标”的消息变成了一个“离目标还很远”的坏消息。
这种试图歪曲数据的尝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福克斯有多次使用偏见的图表抹黑奥巴马政府的历史。但是随即,这张图表因为具有巨大的误导性而被民众所抨击,最终不得不通过一个版面的新闻来郑重道歉并更正了图表。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场合,运用这样的手段让人们感受到了不正确的比例关系,都是非常严重的欺诈行为。因此,我最终在我的文章中用同样的例子得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所以我们在撰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去留出专门的时间对数据和资料进行核对。
- 其一,是对素材的尊重,对读者的尊重,让读者能够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 其二,一旦不严谨的内容被读者发现,这将会对我们的专业度与信誉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每次写文章都有一个习惯,在写完通篇内容后,都专门留有一个步骤,对所有数据重新进行一遍核对,避免错误。
总结一下:
3. 理论解释+实际案例
如果我们想阐述清楚一个道理,最好用“理论解释、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人们往往对于抽象的事物不敏感,所以理论配合案例是必要的。同时,案例最好能够有正反两个案例作为对比,会加深读者对于理论和概念的印象。
还是拿刚才的案例来举例。我们作为数据图表的制作人时,不应该用“视觉差距”来蒙骗观众,同时,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学会识别视觉差距。这时,讲解完道理,紧跟一个拥有正反对比的案例,就能够立刻让读者感受到差距所在。
几乎我写过的所有案例都伴随着反例,这是一个我们作为设计师都了解的一个方法论:即有对比才会有突出,所以精挑细选一对合适的案例将会让你的说服力大大提高。
总结一下:
4. 拥有总结规划能力
写文章要有分析事物的能力,将其抽象成理论模型的能力。很多文章内容很好,但是读者往往读不进去,或者即使读完也没有留下印象,觉得文章非常零散,原因就在此。这种现象在很长的文章中尤其明显。
所以编写一些朗朗上口的,方便记忆的理论模型就显得很关键。
其实这种技巧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我们在上学期间,很多晦涩难懂的内容都会有对应的“顺口溜”来辅助记忆。
因此,我在文章中也加入了大量的总结性质的理论模型。比如:
(1)在《手把手教你打造交互作品集》一文中,产品改版是一条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所以我为产品改版总结归纳了“五步改版法”来辅助读者记忆。
(2)在最终的改版迭代步骤中,由于存在7个改版点,非常零散与杂乱,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便将其总结为三步思考改版法。
详细内容请移步《如何在作品集中体现交互思维》:http://www.woshipm.com/pd/3064618.html
通过总结方法论,一方便帮助读者理解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倒逼自己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方式。
5. 保持设计师素养
我是一名设计师,非常在乎自己文章的观感。我希望文章更像是一份作品,而不仅仅是一个教程。所以我的文章很多内容都是经过设计的,比如常见的各级标题。
6. 别被局限
文章其实不一定非要局限在一个主题中去写,我们有时可以旁敲侧击引入很多有趣的论点,这样的做法有两点好处:
- 使得我们的文章观感更好,可以让一些枯燥、专业的内容更富有节奏感。
- 可以旁敲侧击引入很多知识点,从而降低文章的阅读门槛,吸引更多的受众。
当在前文中引用了“Nicolas Rapp”的一个数据可视化作品后,我在其后用“知识拓展”模块,简单的介绍了这位有名的数据可视化设计师,从而横向拓宽了文章的主题。
当在前文提到了“损失厌恶”以及“沉没成本”两个专业名词后,我在后面用“名词解释”模块介绍了这两个定义的意义,从而增强了文章节奏感,也降低了文章的阅读门槛。
二、配图部分
1. 保持设计师素养
配图一定要保持大气,有“呼吸感”。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一篇文章只有2000字,而没有一张配图,那么这篇文章的完读率一定很低。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环境下,能够静下心来读完一篇文章的人非常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长的段落所携带的信息密度过大,况且是专业向的教程类文章。
所以配图除了解释一些必要信息外,还承担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降低文章的信息密度,使其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那么显而易见,大气,有呼吸感的配图更符合这个要求。
我一般的习惯是给配图四周留有很大的空白空间,以减少文章的信息密度;同时使用浅蓝色的色调,以及高弥散投影。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整个配图更加的清爽,阅读体验良好。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习惯,仅供参考。
同时,配图中引用的其他图片也要保证不能模糊,我会将需要引用的但是模糊的图片记录下来,在文章撰写完成后,统一进行处理。处理办法就是在网络中溯源更加高清的原图。一般来说是都可以溯源到的。
2. 添加个人标签
每张配图都进行署名,主要有2点作用:
-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它是一种对用户的反复的记忆刺激,从而加强他对于你个人品牌和个人影响力的印象。
- 虽然中国的知识产权在不断发展,但是洗稿、搬运的现象还是十分严重,所以在配图上添加个人标签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种现象发生。
3. 让配图成为能够独立讲故事的个体
我作为读者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会将一些不错的文章配图采集到花瓣或者Eagle里面,但是过段时间再看这些图片,很尴尬的是。因为没有上下文联系,这个图片几乎失去了它的价值,也让我忘记了当初采集的原因。
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文章图片会不可避免地以独立个体传播,所以为了能够让这些“被采集”出去的配图也发挥作用,我通常会将配图制作成一个可以独立讲故事的个体。
如下所示: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我努力设计的配图也没有白费功夫。能够在被采集后作为独立传播知识的配图,同时也具备广泛的二次传播能力。这些配图可以独立于文章,单独的进行传播,成为一个承载小知识点的“知识卡片”。
三、小技巧
1. 没有足够的配图怎么办
之前一直提到过,我们需要通过增加一些配图,来控制文章的节奏感,但是有些情况下文章并不需要有配图,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有两点处理方式:
(1)将文字当中的一些逻辑关系通过图示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下所示:
(2)我们也可以将一段内容的核心思想提炼出来,进行一个“金句设计”。这样既可以调节节奏感,同时也能方便一部分用户快速浏览
如下所示:
2. 在文章的开头放置目录
我们可以在文章开头放置一个目录,使读者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个宏观概念,方便读者选择性取阅相关内容。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来源于报纸的设计方式。
报纸的一段新闻一般会有四个模块:标题,副标题,简介与正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用户需求。
当用户有:
- 5秒钟时,可以直接阅读标题了解新闻。
- 10秒钟时,可以再阅读副标题获取更多信息。
- 1分钟时,可以再去阅读简介获取梗概。
- 更充足的时间时,可以阅读全文获取全部信息。
虽然人们的阅读模式从纸质阅读转移到了电子阅读,但是实际上这个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所以目录的作用就是帮助那些时间不多的读者来筛选自己最想获取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在目录中做标注(如下图),来提醒用户,如果你没时间阅读的话,那么只需要阅读我重点标注的内容即可获得文章60%-70%的主要内容。
四、写在最后
其实上面的分享说到底都只是技巧性的内容,真正写好一篇文章的方法,我认为是以撰写论文的态度去撰写每一篇文章,只要内容上做到足够专业并有深度,那么就值得被称为是一篇好文章。
最后附上之前写文章的一个整理记录,13,000字以及116张图片,真正一点一滴的看到自己的成果时,那一刻是喜悦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码字不易,还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