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力说”(ID:carryyyyy_2018),作者凯力说。
【本文是我反思自己工作时进行的有的一些感悟,通过总结也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有诸多不足。和同样从事分析职位的伙伴们共勉。】
广义层面上的分析师,不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投行、基金或者咨询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不论title级别,担任的角色都有较大的共通性,即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老板/客户提供建议。虽然都不直接参与一线业务运营,但分析师如果足够优秀,对企业能提供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那么,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算上优秀呢?我认为一个分析师从刚入行,到达到相当水平的进阶之路可以分成如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熟知你所关注的行业的发展情况
企业聘来一个分析师,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借分析师的眼睛看清自己在所处行业中的位置,从专业独立的角度解答“局内人”的迷思,看清机遇,警示风险。一个初阶的分析师最先要掌握的就是有关该行业的来龙去脉,拉平认知,并且理解行业中标杆公司的模式,为目标企业确定提升路径,或者在行业中挖掘最具潜力的新兴公司。
市场中的大部分分析师达到这一层次没有太大挑战。只要比较勤奋,假以时日和一个好老师的带领,掌握分析模型,早晚都能对行业获得相当的理解。这一层次的分析师的能力关键点在于【快】,静态认知能够产生价值的窗口期极短,且过时的认知甚至会产生负面价值,因此分析师要靠自己对市场的敏锐度帮助老板/客户快速吸收新信息,迭代认知。
挑战较少同时意味着壁垒极低。如果一个分析师长时间停留在这一层次,大概率会被其他分析师或者其他成本更低的工具、数据系统所替代。毕竟速度这件事是个体力活,而人再快快不够系统,如果只是收集信息并且加上简单分析,很有可能就沦为PPT流水线工人。
第二层次:熟知你所关注的行业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
理解所关注的行业在其他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本质上是通过为增加分析模型上的变量,从而使你的预判更加精确。比如,在对于本国的行业分析中,人口、政策环境、技术等基础设施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静态的,我们对于这些变量大幅改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缺乏直观感知,这时,对于其他国家的对标就极其重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就了大批创业者和VC,这也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在美国的发展使中国公司看到了可能性。
分析师达到这一层次通常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英语好,对于海外信息的输入理解无障碍(如果你能再掌握一门新兴市场的二外,你更有可能在一批海归分析师群体中脱颖而出);二是需要在工作之外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对于大部分还处于较高增长的中国公司来说,对于分析师的要求仅限于看到前面三年的路,能不能看到前面十年的路,很多时候需要分析师自身的专业性驱使。
第三层次:在多个行业中找到共通的底层逻辑
在其他行业中寻找共通性是为了解决分析工作中的一些高难度瓶颈,比如,“公司已经是这个细分领域里全世界最大的企业了,我应该继续向谁学习?”或者是“行业非常新兴,玩家都很早期,我怎么从现状判断终局?”普通级分析师在面临这些挑战时也能觅到一些临时性解决方案,但都难以成为体系。
从第三层次开始,分析师可以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框架。在上面两个层次中,你所需要的工具基本是现成的,相当于算法已经有前人为你写好,你只需要往里面填充数据。但当你自己尝试从0到1搭一个包含多行业的高维度模型时,你才有可能挖掘出【非常识性真相】,而不再是为了博取常识性认知的那一点窗口期卖体力。
这个层次是分析师群体真正开始出现分化的分水岭。如果说达到第一和第二层次主要需要的时间、工具和语言技能,第三层次需要的是高质高量的阅读、各领域的人脉和长期深度思考的习惯,而这些输入通常都要在你工作之外的地方寻找。
很多基金会要求每个分析师cover多个行业,但如果分析师自身能力还达不到在不同领域中寻找协同,就难以达到1+1>2的效果,甚至感到每天海量的信息接受是个负担,从而选择一个更精的领域进行专攻。可以看出,这样的思考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年轻的分析师而言更是如此,但我们不应该放弃对这个大方向的追求。
第四层次:理解多个基础学科领域在商业中的应用,融会贯通
这其实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查理芒格提倡的多学科思维模式,心理学、物理、生物等科目中的知识和原理,都能帮助我们以新的角度看熟悉的东西。我认为,从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是一个分析模型慢慢复杂化、变量增多的过程,而从第二层次到第三和第四层次,又是一个分析模型逐渐简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从量变到质变。
鉴于我连第四层次的门儿都还没看到(其实是第三层都还没进),就不再赘述。但这里的根本是,我们要相信任何看似复杂、杂乱无章的事物都可以被简单的底层规律归纳。如果你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或者模型拆解某个行业,那你大概率还并没有真正理解它。
平时,分析师在交付一个报告的时候,也可以运用相似的思考模式。我认为一个有高阅读价值的报告,关注的主题要不就是足够“大”,要不就是足够“小”。
“大”是指你要去一个更高的维度上看这件事情,至少要跳出你的受众的认知维度,他对公司熟悉你就谈行业,他对行业熟悉你就谈全球趋势,他什么都了解你就不跟他聊这件事本身,聊物理、聊哲学(笑);“小”是指你的建议要足够落地,比如一些具有高度实操性的经验和技巧,能让你的受众快速理解并实践。最怕的就是不大不小、非要把话说圆了、谁都不得罪的报告,受众看完不痛不痒,分析师的专业性也得不到体现。
我甚至认为,一个错误的非常识性观点比永远正确的常识要有价值得多,因为错误的观点也是有指向性的,是能够引起受众的思考和辩论的,而永远正确的报告就一直躺在那里,不声不响,直到被人遗忘。我自己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也经常反思是为什么?
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懒惰,总是希望避免深度思考。所有的深度思考都是反人性的,是要求你跳出舒适圈,去理解一个你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而且这个过程高度强调独立思考,是比较孤独的。我的经验是把这件事和其他更“接地气”的工作穿插着做,避免想着想着,就把自己想懵了。而且有时,做着其他的工作,突然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
第二个原因,其实就是“怕”,害怕老板/客户对自己观点的不认可。我虽然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但在其他分析师身上还是经常能看到这个特质。如果你也有这个疑虑,我建议还是要回归到分析这件事的本质上来,思考一下我们这个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我们想要帮助老板/客户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一点,分析师的终极目标并不止于“分析”本身,而在于支持企业完成完整的战略/投资流程。分析师的分析最后能发挥多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告之外的部分。分析师职业初期需要“硬”,勇于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发声,保证客观独立性;到中后期则需要“软”,如果是在企业中,可在老板和各部门高管间担任“粘合剂”的作用,保证专业信息在各团队之间的流通,长期地、潜移默化地支持组织的健康发展。
与各位分析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