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投放成本越来越高的时代,为了获取用户,让产品与企业存活下去,一种纯人工揽用户的用户增长模式开始出现并取得一定成绩。虽然这种方法不高级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它确确实实能帮获取一定的用户量,帮助企业与产品活下去。
18年之后互联网先后火了几个概念——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私域流量等等。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互联网红利期过去了,所有的企业都对流量产生了焦虑。以前不注意的用户运营开始重视,以前瞧不上的社群运营和私域开始放下身段去尝试。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一级流量入口已经瓜分完毕,其它的线上企业只有替人打工的低位,最后的几块白菜地再不好吃也要抢下来啊。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社群中最类似富士康一样的用户增长模式——纯人肉,毫无技术含量的扒一扒模式。
一、找群
此处的群指的是产品的目标用户群,或者可以理解为聚集地。
初中地理讲过我国人口民族的分布方式——大杂居小聚居。
这里的群你可以理解为小聚居。比如回族,全国很多地方有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大量的回族。北京找回族去牛街,天津找回族去天穆镇。所以无论你的产品是什么,都会出现目标群体聚集的可能性,无非就是群体的大或者小。
把这个形式搬到互联网上,宁夏、北京、天津就是互联网产品;牛街、天穆镇就是一个聚集的社群。所以之前的文章白高粱有提到过社群不是微信群,还被一群网友骂了个狗血淋头。在此不反驳,自己去想。
想想你的用户会在哪些互联网产品上呢?他们以粉丝的形式存在还是以社群的形式存在?
1. 问答平台
百度问答、知乎、新浪爱问、天涯问答、腾讯问问、360问答、58问答、雅虎知识、QQ问问。
2. 内容社区
百度贴吧、豆瓣、微博、兴趣部落、天涯、猫扑、果壳、等等手机APP平台
3. 短视频平台
抖音、快手、火山、快闪、西瓜、秒拍、美拍、小影
4. 自媒体平台
企鹅号、百家号、趣头条、今日头条、UC大鱼号
5. 其他平台
8同城 、宝宝树、小红书、轻加、蚂蚁帮扶、陌陌、闲鱼
以上平台只供参考,还有很多不全部列出。
- 粉丝形式存在:就是通过你去产生内容,用户浏览你的内容然后关注你。也可以叫它新媒体,疯狂输出内容的粉丝经济
- 社群形式存在:就是此款互联网产品会有一个社群或者圈子的功能,根据用户的兴趣或者话题聚集一批有共同点的用户群。
比如抖音就是以粉丝的形式存在,而百度贴吧则是以兴趣社群存在的,豆瓣的的兴趣小组,微博的话题和超话等等。
做用户增长之前,先确定你的用户在这些互联网产品上的哪些产品上聚集,以哪种方式去存在。
二、攒人头
第一步用户确认了,那就开始攒人吧。
1. 混圈子
找到贴吧、超话这些社区,此处以宝妈群体为例。百度贴吧会有一个宝妈吧,微博会有一个宝妈超话。
(1)社群活跃度
最新发帖时间,用户粉丝量,每条帖子的跟帖量阅读量,这些数据去判断这个聚集地是否还活着。如果很冷淡,没有新的内容产生,证明圈子已经濒临死亡,放弃。去找那些还活跃的社群。
(2)进群门槛
有的私密社群会会有进群门槛,比如宝妈微信群和宝妈QQ群。有的群没有门槛,比如贴吧等等。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人为设定,一个产品属性。
(3)混个脸熟
进群后积极参加群里的活动,积极发言,积极的产生内容。让群里的小伙伴知道你,认识你,相信你,千万不要潜水。
2. 搞定群主
(1)谈合作
找到群主,给群主一定的利益,然后在群里去发一些营销属性的活动或者内容。类似KOL广告投放。
(2)利益分成
把群主拉下马,让群主和你一起干。一起赚钱,一起花钱,一起创业。
3. 私聊
可以通知群主,也可以私下进行。
(1)加好友
加好友,主要针对IM或者有私心功能的产品。和用户聊一聊育儿经验或者发一些育儿资料等等,反正就是施一些小恩小惠取得好感和信任。
(2)刷评论
在文章评论中留下你的观点,有需要这就会主动加你的联系方式。见没见过马路上贴小纸片的,愿者上钩。不过文案,素材,做的高大上一点,不要弄得跟贴小广告一样。
三、收割
一般这个过程都是在微信或者QQ上进行的。虽说通篇提到的所有互联网产品都是泛社交类的,然是微信和QQ属于IM(及时通讯软件)还是有很大的便利性的。
收割的方式今天就不说了,可以参看《社群运营(2):社群运营既不是微信群也不是神话》中的内容,自行解决此部分。
四、团队建设
以上三块只是方法论,具体的策略还要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产出具体制定。这种玩法需要一个庞大的人员团队,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成本才能有产出。
1. 策略团队
负责研究每个产品的用户群体,获取用户的策略。一般是一个人研究一款产品。比如贴吧有哪些吧可以用,每吧的具体打法是什么样的,哪些吧可以利用。
2. 运营团队
负责每个产品内容、活动、文案、素材等等的落地,负责用户的增长。发到贴吧的内容是什么,用什么资料去吸引用户,怎样做到用户增长。
3. 网销团队
负责产品引流之后产品的售卖,把最终线索转化成GMV。怎样把引来的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策划什么样的活动,销售的话术是什么等等。
一般至少一个策略leader负责统领整个团队,2-3名运营人员负责具体的增长还转化策略,6名销售人员负责用户的私聊和群维护,最终产出价值。具体的运营和销售人员配比可根据具体的工作量和产出去设定,因产品团队而定。
五、成本控制
1. SOP制定
从头到尾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标准化流程。特别是网销团队,每一个环节话术,软件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好标准动作。尽可能让一个没有什么思考能力的人都能简单上手。为了节省成本这批销售人员大部分都是学历素质较低的,很少会主动思考,归纳总结能力也会很差。类似于富士康的生产线,所有的流程都要标准化作业。
2. 人员成本
人员成本包括工资成本+提成成本+场地成本。
基地一般都会设置在二线城市,比如济南、郑州、西安等地。一是人员工资便宜,场地成本便宜。适合创办人员密集型的基地,同时都是省会城市人员的基本素质不会很差。白高粱一般喜欢用省会周边进城人员,因为需要挣到在省会安家的钱,所以会比当地的土著要能拼一点。
3. KPI制定
测试成功一款产品后,一定要设置KPI,保证整个投入产出比为正,且可完成。
运营人员每日获取N个合格销售线索,网销人员转化率为M。leader一定要保证N和M是可持续完成的,这样才能是现金流为正,不至于亏损。跑通一个产品和一个团队就迅速复制,以增加人员的数量提高总得GMV产值。
六、总结
实话实说,白高粱本人作为一个老互联网人,确实很鄙视这种不入流的手段。但是在这个投放成本越来越高的时代,这也是一些企业没有办法的办法,总要挣钱活下去吧。而且有很多企业靠着这个模式已经获得很不错了,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这种方式可以指望的软件工具少得可怜,而且还要经常打游击一样躲避平台方的技术监管,需要团队leader具备互联网思维,了解互联网产品的同时还要了解一下工业化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知识。因为很有可能一个团队就要几百上千人,就跟工厂的计件工人一样。
存在即合理,无论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今天只聊了聊方法论,里面还有很多的坑和细节,如果有喜欢玩这种模式的用户可以自己去钻研琢磨,白高粱后续也许会写一些落地的实操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