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金三银四是跳槽和招聘季,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同样也是升职季,这两天除了一些来问我面试问题的朋友之外,问得比较多的就是一些关于管理团队的问题了。
面试的问题我们放到明天,今天我们先来聊一下新任的管理者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总结了一些我个人的经验,给大家当做参考。共勉。
新人管理:新职位如何适应?
先做个小调研,有没有朋友本来是打算过完年就像辞职但是年后回来,突然老板就叫你过去,说要升你的职,让你做管理的?
先不说别的,千万不要觉得升了职就万事大吉了,真正上手管理之后,你会发现问题真的是太多了。
首先你要面对的就是如何转变自己的身份和原来的同事进行工作。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团队,接受和适应你的身份的转变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我第一次升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的,这个过程对于新人来说,简直是太难熬了。
过往关系好的同事,你不好“立威”,关系不好的同事,你不好拉拢关系,资历比你深的同事,你更不敢严管,生怕一个不留神,就把人给气走了。
兜兜转转,你发现你能管的,也就是比你资历稍高一点的新人。
有没有感到非常憋屈?
当时我为了尽快适应新的身份,我干了三件事:一是第一时间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二是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了承诺,三就是带领小团队完成了一个小目标。
下面我来解释一下具体的做法。
首先是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团队待了两年的我,对于团队的问题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工作任务的模糊、考核指标的不合理是目前比较大也是我马上就可以改变的事项。
第一把火,我烧的就是团队原本的弊端。
其次是承诺。在上任后的一个月之后,我用了三天的时间,和团队的成员面对面进行了单独的谈话,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这个时候团队已经基本适应我角色,只差认同。
所以在了解了每个人的需求之后,我又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将大家的态度和了解到的事项进行了归纳记录,并且在结尾进行了许诺。
这个举动最大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他们看到我的态度,二是了解他们的情况,方便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最后,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小业绩。这个目标不必太大,但是一定是能够完成的,而且一定不能从大家平常就一直在做的工作当中挑选。
这是一个小技巧,比如说当时我们在做渠道营销,平常的业绩目标就是300线索,定这个当目标肯定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我定的是新渠道相关的目标,好完成又展现我个人能力。
目的就是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对我的信任度。
这是我在这个阶段主要做的三件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的参考。
空降管理:如何快速融入新的团队?
这两天已经有朋友陆续找到了新的工作,正式入职了,面对一个新的团队,我们应该如何快速地融入呢?
这个问题是很多空降的朋友比较头疼的问题。
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第一时间表明你的态度,如果说团队内升职需要你去做提高自己的身段,那么在新的团队当中,你要学会放下你的身段。
这里不是让大家真的去低声下气,意思是放下身段,暂时成为一个执行者,亲自参与到项目当中,而且这个项目一定是非常成功的。
职场上,再多的人情,都比不上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提成,员工看到了你的能力,你也熟悉了团队的风格,做成了项目,员工对你又多了一些认可和信任。
自然就能融入到团队当中。
新人管理:如何给员工安排工作?
不管是对于内部刚升职的管理,还是外部刚空降的管理来说,这个问题都是一件不太好开口的事情。
安排吧,怕员工不愿意,不安排吧,员工不情不愿的,你也不好严格要求,要是员工都在推脱,嫌麻烦的就干脆自己上手做了。
你谁也不想得罪,结果发现你什么也做不好。
甭说新人管理了,很多当了两三年管理的人都会在分配工作上犯难。你不能因为员工不想做就少给他任务,也不能因为别人努力做就多给别人加任务,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做得多的人不傻,做得少的人也越来越会投机,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说还是得上好处,不知道怎么分配工作,那就立规矩,定制度,上好处,大家都为结果负责,干好了多挣钱,干不好就少挣钱,让员工赚到更多的钱,那才叫善良,你说对不对?
新人管理:如何能让自己不那么累?
相信很多管理者都有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当上管理者之后,发现自己更加累了?
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屁股决定大脑。
你所处的位置不同,你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同。
打个比方来说,身为管理者的你,做营销的时候,看得这是整体的数据和全部的渠道营销方向、变化趋势,但是对于你的团队成员来说,他们能看到就是他们自己负责的渠道表现出来的那几个具体的数据。
所以有的时候就算你觉得下达的命令已经足够明确了,但是你团队的成员依旧是迷迷糊糊的,无所适从。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你说得很清楚了,但是员工执行依旧有问题,让你不得不上手的原因。
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执行上,你不累,谁累?
对于新人管理者来说,前期累还能说是为了融入集体,但是后期还累就不应该了。
解决办法非常简单,想办法让员工真正理解你的要求,这样他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方向和效率。
作者:苍青 公众号:营销管理36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