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产品作为一个复杂的产品形态,要解读它必定是个复杂的事情,那么本文我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和大家解读一下社区产品和部分功能思路,也欢迎各位大大们一起指正探讨。
导读:
- 什么是社区产品?
- 社区产品的核心是什么?
- 一款社区产品包含哪些功能板块?
一、什么是社区产品?
互联网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产品在满足用户内容获取、通讯的需求上仍以不同形式进行升级迭代,但大家有思考这些产品迭代的思路是怎样的吗?
在此我总结了一下大致的迭代思路,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种:
- 媒体:满足人获取内容的需求,即人到内容的链接。
- 通讯:满足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需求,即人与人之间的链接。
但是时代的发展中,衍生出很多未满足的需求,比如普通人创作、分享内容的需求,用户与创作者之间的沟通需求、以及大家对于一类内容的讨论、对于兴趣同好的挖掘……
所以便诞生了社区这个多向链接的生态体系。(见下图)
由图我们可以得知,社区是一种在纯媒体与纯通讯工具两个边界之间的一款产品。它即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满足人与内容直接的深度链接。但这只是个理论框架,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很多通讯工具和媒体工具,也在逐渐往上图中的“社区”功能做衍生和拓展,比如:微信增加朋友圈的功能,增加了人到内容,内容到人的链接。而一些专业的媒体资讯平台,也从原来门户化的专业创作,到全民皆可自媒体。
可见“社区”不仅仅是一个社区,而是人、内容链接的生态体系。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交、媒体、社区之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二、社区产品的核心是什么
既然社区是一个多向链接生态,那么它究竟包含哪些生态呢?
1. 内容生态
作为一款社区产品,用户分层中创作者只属于少部分人群,大部分人群还是参与者与观看者的身份,所以满足这类用户消费内容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也是影响产品存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其中包括几个要素:
- 内容要精准匹配用户:这也是很多平台费尽心思改进推荐策略,研究用户喜好,拼了命的想要用户不知不觉“上瘾”,觉得你这个产品怎么这么和我胃口呢!
- 内容要足够多且新:光精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精准的内容天天推给你也没用呀~足够的数量去满足用户无上限的打发时间的消费需求和不断推陈出新让用户眼前一亮是持久的目标。这也是很多平台砸钱找创作者、推成功案例吸引创作者、搞各种活动挑战去获取更多内容的原因。
2. 社交生态
说完内容,怎么能少了人呢。我把这类产品的用户主要分为2大类,创作者和消费者。而这两类用户有着一个共同的社交需求:关系链的升级。
关系链升级?什么鬼?
在这里我的关系链升级概念可能比较广泛一些,比如从看你的内容,到产生问题咨询,这个过程产生的互动也叫关系链的升级,从原来的看客升级为咨询者;我从一个不认识你的人,到天天看某个KOL的内容成为忠实粉丝,也是一种关系链的升级;我从一个内容里找到了很多有这个兴趣和我一样的同好,一起打卡兴趣项目,也是关系链的升级……
可见社交的本质,就是关系链不断的升级,而信息内容作为一个很好的链接载体,给了我们升级关系链的理由和动力。
而对于平台来说,社交有助于提升整个平台的氛围感和用户的归属感,可以大大的提高用户的粘性和留存,是这个平台持续发展的助力剂。所以很多平台都想做社交,想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一款社区产品包含哪些功能?
和大家扯了那么久,究竟一个社区产品要怎么设计,要包括什么功能,我要如何选择?哪些功能要做哪些不做呢?做又应该怎么做?我将从产品的发展流程和你描述下社区产品应该添加什么功能(基础功能暂不详述,以下只描述一些核心功能的思考)
首先产品得有内容,这时你需要思考产品的内容展现形式,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每一种形式匹配不同的发布工具,目的都是为了让产品能有内容。至于具体选择哪种形式,就因每个社区的定位而定了~
这时你发现产品的内容信息越来越多,那么为了更好让用户与内容链接,我们得去创造一些边界,提升用户获取内容的效率。这个边界可以包括分类、标签话题、圈子等功能来实现。
1. 分类、标签话题、圈子各自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1)分类
描述:具有明显的边界,属于大的分类,基本由官方发起。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社区里有美妆类、美食类、生活类等等大分类选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类内容进行浏览。
其中关于分类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分类需要显性还是隐性?
- 分类显性,有助于用户高效导航,但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操作路径。
- 分类隐形的话,就需要更强大的推荐算法帮助用户高效导航。
所以对于是否显性还是隐形,判断标准是你目前团队能力提供给用户获取精准内容的最优解,这取决于团队技术、资源等综合能力判断。
(2)标签话题
描述:对于与分类来说,标签话题的边界会弱很多,且话题开放性高,它的高传播、跨边界、多边界的情况很普遍。所以标签话题是一个更轻、更容易让用户获取同类内容的快捷方式。
作用:可以用话题举办活动、帮助用户讨论、协助用户搜索建立链接、协助媒体推广……
话题的创建:话题的创建门槛较低,语义重复度高,所以会容易出现杂乱的情况。但因为话题形式本身比较轻,所以对于这种现象并不需要过多管控。
话题的管理:基于话题轻功能的概念,话题的管理也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会出现很多不符合话题的内容出现在这个话题tab内。所以对于话题管理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推荐机制把不精致的内容堆下面吧~
(3)圈子
描述:刚刚在描述话题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想给话题加管理功能、我就想管话题的分类不想话题那么杂呢?
那这就涉及到圈子了,圈子是升级版的“话题”,是通过一个主题,聚集同圈层的人群,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圈子具有更强的边界。圈层内强连接,圈层之间的连接就较弱一些。
2. 圈子要开放还是封闭?
封闭:比如知识星球的圈子,就是一个封闭型圈子。封闭的圈子能够给圈子成员带来更强的归属感,成员之间的粘性也更深,也更容易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但是圈子之间的链接基本全无,对于平台整个信息流通和大平台关系链接增加了很大的阻力。且圈子的归属感不属于平台,有了更好的工具圈子可以进行大规模转移,对于平台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开放:开放型的圈子可以说是功能更强大的标签。比如快播王欣的新产品“好记”(也是我正在运营的产品哦~),它即满足封闭型圈子的一系列功能(圈子管理、内容筛选等)。还解决了圈子内容激励、圈子成员拓展等一些列问题(建议大家下载体验哦~)
所以是否开放还是封闭,取决于产品定位和方向,根据各自利弊取舍即可。
3. 圈子的建立权应该给谁?
有2个角色:用户或官方。
用户建立的圈子自由度很高,但是会导致圈子重复程度高,用户就会出现选择困难,比如我要加入“唱歌”圈子,还是“K歌”圈子呢?
这就是为什么百度贴吧,经常要吧与吧之间合并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官方建立的话,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用户的自由度不高,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类别搜不到。
所以还有一个综合的解决方式,比如:用户申请官方审核呢?
4. 圈子的管理权归谁?
①圈子创建者
那么这时候的管理就像是古代皇帝选官员式管理了,创建者可以自己管理,也可以找一些靠谱的管理员一同管理。这时出现的问题就是圈子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创建者的能力,如果创建者能力不强又创建了一个非常大类别的圈子,会严重影响平台的运营哦。
②选举式管理
参考百度贴吧,能者上,不能就下。这种方式能大大解决圈子被不能者浪费的情况,但是如果也会造成很多不热门圈子没人认领的情况,毕竟能人少哇!
③官方管理
那创建者也不行,选人上也不行,我自己来总行吧!平台方管理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圈子数量多,平台人力有限,这样的管理是极其耗费人力资源的。
所以关于圈子的管理平台们可以辩证的去看待,找到一个综合的方式去平衡上述问题才是关键。
5. 社交需求
关于内容的部分和大家讲了这么多,接下来就需要解决用户社交的需求了~这时可添加的功能有弹幕、评论、私信、群聊、直播等。
关于不同工具的取舍,取决于产品的所处的阶段,不同产品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对用户直接的社交深度目标也不同,用户需要的社交功能也不同,需要根据产品实际定位、阶段去判断。
因为一款产品涉及的功能没有几十也有上百,本文篇幅有限并不能每一个详细描述,只截取了部分功能和大家探讨。如果大家有其他idea和看法欢迎一起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