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力系统”视角出发,研究”个体多变性”

用户不仅仅是流量池里的一组数据,还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个体。个体行为复杂多变,在平时的设计和调研中,产品经理可以用“动力系统理论”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作者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说明,与大家分享。

从“动力系统”视角出发,研究”个体多变性”

很久以前,人们做研究的时候习惯性把人群看成一个整体,通过数据研究群体的属性,结论也往往是针对这个整体的。后来大家发现不对——针对人群的结论放在个人身上竟然完全不适用。究其原因,是人一直在变化,群体行为,很难代表个人。

这种存在于个人行为上的变化性,被概括为“个体多变性”(Individual Variability)。

面对不断变化的个体行为,科学家们很慌,因为所有的传统研究都失效了,学界甚至发明了一个词,叫“多变性危机”(Crisis of Variability)。

自此以后,科学家越来越关注针对“个体多变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发明了针对个体研究的思维框架模型,帮助思考;另一方面,大数据让人们有机会捕获海量的个人信息,比如在人类基因领域,一个人身上可以发掘约3亿个数据点。

“动力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引入的思维模型。

之所以说引入,是因为“动力系统”原本是个数学理论,用来研究一个点在几何空间内随时间的各种变化情况。由于理论本身十分灵活,包含各种模型,所以大家纷纷将其套用在各自学科领域,开花结果。

最重要的是,“动力系统”为研究”个体多变性”提供了三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路:

  1. 个体行为遵从”多重路径”(Multiple Pathways)
  2. 个体行为深受环境影响 (Person-in-Context)
  3. 个体行为永远保持变化(Moment-to-moment Activity)

01 多重路径(Multiple Pathways)

先前,人们普遍认为,人产生一个行为的逻辑是单一线性的(linear progression)。

比如在1994年一项对1-3年级小学生的“识词”行为实验中,人们开始以为,孩子们普遍遵循“字母识别&声音识别 – 认读 – 发音”这种一步一步的线性路径,但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还有其他两种路径——有的“认读”和“声音识别” 同时进行,有的“字母识别”、“声音识别”和“认读”三者同时进行,而后两种广泛存在,造成了一定阅读障碍。

从“动力系统”视角出发,研究”个体多变性”

三种识词路径

这种非线性,多路径的思考方式帮助了研究人员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刚才的例子,就为阅读障碍提供了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及在研究者了解导致直肠癌的多重因素后,医生提高了早期癌症诊断率。而在设计调研分析的过程中,寻找行为背后的多重思路或原因,也许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02 环境影响个人(Person-in-Context)

人的行为到底是受基因影响还是环境影响?这个观点很多年都争论不休。不过在新生儿“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这个行为的研究中,对环境因素的考量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解释。

从“动力系统”视角出发,研究”个体多变性”

踏步反射

“踏步反射”是这么一个现象:当婴儿被竖着抱起,把ta的脚放在平面上时,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然而当婴儿长大学会走路后,这个现象会消失。为什么会这样?科学家困惑了几十年。神经科学对此的经典解释是,婴儿大脑发育成熟后,会抑制原始反射行为。

但心理学家E.Thelen在198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婴儿长大后无法进行踏步反射是恰恰是因为四肢太重,不方便抬起。她做了组实验,将已经没有踏步反射的婴儿放入水中,水的浮力让四肢变轻,于是,踏步反射又神奇地回来了……Thelen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纳入进研究,最终给出了更加合理的解释。

而在项目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是设计师们心照不宣的做法。尤其在服务设计领域,我们不仅要考虑个人所处的小环境(所在的场所),也要考虑ta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

从某种角度,人类行为的本质其实是人与其所在环境不断交互。比如,我上网课会不由自主地打消消乐,“打消消乐”这一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个热爱打消消乐的人,而是老师讲课无聊、在家里不受课堂的控制、手机就在旁边等多方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总之,有啥事儿,怨环境,问就是环境导致的,这叫做“环境依赖”(Context Dependent)。

03 时刻变化的行为(Moment-to-moment Activity)

人的行为是随着时间不停变化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都说慢了,我们的想法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在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中午问受试者一些问题,ta们的回答大多数和吃饭相关;而到了晚上,ta们的回答大多关于睡觉。这就是日志研究(diary study)会让受试者连续几天分别早中晚回答不同问题的缘故。

不仅如此,时间间隔也很重要。持续半个月的多次研究,肯定比三天的研究更能准确地反映一组人真实的状态。

总结

  1. 寻找行为背后的多重思路或原因,也许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 个体行为深受环境影响,人类行为是人与其所在环境不断交互。
  3. 个体行为永远保持变化,调研时考虑时间维度很重要。

其实,无论哪种思路,都离不开一点:人,不是东西物品。我们不能把行为冷冰冰归结为人的属性,也不能把用户简化为流量池里的一组数据。理性和冲动并存,环境和信念协同,混乱和秩序兼具,这才是真实的人们。而要想在调研或设计中有所收获,最重要的品质,大概是同理心吧。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从“动力系统”视角出发,研究”个体多变性”:https://www.zcly.cn/47670.html。
(0)
小任的头像小任专栏作家
上一篇 2020年7月2日 09:48
下一篇 2020年7月2日 13:5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QQ:1124602020
微信:vl54120
备注:周一至周五全天在线,周末可能不在线,另外联系时,请告知来意。

公众号
交流群
运营狗会员,开通可享海量资源与多项权益,点击了解详情